n131010

标签: 印度时政

印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配图就是印度超越日本的画面!但是根据国外

印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配图就是印度超越日本的画面!但是根据国外

印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配图就是印度超越日本的画面!但是根据国外经济学家估算,印度的实际GDP,应该在1.5-2.2万亿美元之间。中国也是人口大国,GDP是4万亿美元的时候,基建、制造业、进出口、科研成果、教育都远超现在的印度。我们并没有嘲笑印度人自大,我们在落后时,就知道落后就会被挨打!但是印度总是在说,印度是超级大国。不知印度能不能理解妄自菲薄,这个成语的意思?据说印度GDP的数据水分太大,实际应该只有五成左右,就已经很了不起。博主念书的时候,中国经济美,日,德,法,英,意后面,后来全部除了美国,全部超越!日本爱护自己国内水源,却倒核污水,贻害全世界。印度的废水污染,最终还是流进了印度洋。印度名义上超过日本,确实值得印度人高兴。就像韩国人均GDP超日本一样。日本这个G7发达国家,过去的三十多年,陆续被亚洲国家超越,确实证明了亚洲国家的进步,日本国家的倒退。其实G7七大工业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一直倒退是一个样子。这是现实,也是大势所趋,不以人意志而转移。印度实际GDP,大约2到2.5万亿美元左右,数据对比分析过了。印度和日本对比,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对47家,印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软件外包,纺织业,农化品业,除了软件外包,没一个千亿规模。日本汽车制造,电子半导体,工业机床,精密化工全球闻名,所以印度超过日本,其实就是人口规模,加上不断的虚算的经济。据说印度连牛粪都要计入GDP的数据,确实虚得很!
#俄媒称印军加入俄白军演是回应美国#【#65名印军人员加入俄白军演#,俄媒:印度

#俄媒称印军加入俄白军演是回应美国#【#65名印军人员加入俄白军演#,俄媒:印度

#俄媒称印军加入俄白军演是回应美国#【#65名印军人员加入俄白军演#,俄媒:印度此举是回应美国】印度派出部队参加俄白“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引发西方关注,多家媒体称,当前正值印美关系持续“破裂”。俄连塔网16日称,美国以印度进口俄石油为由对其不断施压,印度此举是表明其仍将俄视为军事伙伴,并对美国进行回应,是美国自身把印度推向俄罗斯。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印度国防部称,此次派出65名印军人员参演,同俄军部队进行“联合训练、战术训练和特种武器技能训练”。印军人员驻扎在俄下诺夫哥罗德州的穆利诺训练场,远离北约国家边境。《泰晤士报》还称,近年来,美国及其欧洲盟友为促使印度摆脱同俄军事合作付出巨大努力。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的税率累计已达50%,诸多举动“疏远了”印度。鉴于印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印度积极参加俄白军演凸显其仍高度重视印俄关系,这引发人们对美印未来安全关系的担忧。白俄罗斯国防部此前称,美国、土耳其和匈牙利等3个北约成员国派观察员观摩此次军演。《今日印度》称,尽管美国多次指责印俄亲密关系,印度仍继续稳步加强同俄关系。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俄外交部的声明报道称,尽管印度面临压力和威胁,但仍表现出继续扩大同俄合作的意愿。俄印关系正稳步取得进展,任何阻碍该进程的企图都必将失败。另据白通社报道,白俄罗斯官员16日称,“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所有既定任务已完成,包括对非战略核武器使用的规划与审查,以及评估部署“榛树”导弹系统的方案。
来瞧瞧全球面积排名前九的国家排行榜。位居榜首的是俄罗斯,其面积约为1709.82

来瞧瞧全球面积排名前九的国家排行榜。位居榜首的是俄罗斯,其面积约为1709.82

来瞧瞧全球面积排名前九的国家排行榜。位居榜首的是俄罗斯,其面积约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边境线极为漫长,如此庞大的面积,荣登第一可谓是当之无愧。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面积约998万平方公里,其大部分领土位于寒冷的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景色也十分优美。中国以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位居第三,中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是人口众多的大国,文化遗产相当丰富。美国的面积约为937.26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巴西面积约851.49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面积约768.81万平方公里,独占大洋洲。印度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南部。阿根廷面积约278.04万平方公里,地处南美南部。哈萨克斯坦面积约272.49万平方公里,位于中亚。这些国家在地理和政治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美一达成共识,印度最先坐不住,一个“180度大转弯”让各方目瞪口呆中美在马

中美一达成共识,印度最先坐不住,一个“180度大转弯”让各方目瞪口呆中美在马

中美一达成共识,印度最先坐不住,一个“180度大转弯”让各方目瞪口呆中美在马德里结束第四轮贸易会谈的效应向全世界扩散,最先坐不住的是印度。据亚洲国际新闻社(ANI)等印媒报道,莫迪政府一改之前对美国的强硬立场,在中美会谈结束当天就宣布重启印美贸易谈判。彭博社等美媒形容这是“180度的大转弯”,似乎意味着印度当局不再以百分百对抗姿态面对美方,这让东西方以及全球南方都“目瞪口呆”,因为没想到印方转变得这么突然。报道称,印美本轮贸易谈判原定于上个月底举行,但因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而推迟。其后,印度国内对美方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认为川普政府因为涉俄原因而打压印度是“背信弃义”。不少观点还表示印度应该立即与东大、俄罗斯“联手组成反抗美方关税大棒的联盟”。而之所以印度现在主动要求与美方恢复贸易谈判,有分析认为,莫迪当局最担心的是像欧盟那样成为“菜单上的一道菜”,最希望的是成为“坐上餐桌的一员”。中美这次在马德里就贸易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美方称为“基本框架协议”),给了新德里极大的紧迫感,忧虑如果再不能在印美贸易谈判上取得进展,可能会成为川普政府接下来的“集火对象”。印媒普遍认为,川普政府在马德里会谈中并未捞到“预想中的好处”,东大坚定的原则性让美方一筹莫展,最终只能在东大“公平公正”原则的框架内与之达成共识,比如承诺调整乃至削弱对东大的单方面歧视性措施,同意就经贸领域的“某些方面”开展平等合作。既然川普政府没能在东大身上占到任何便宜,印媒预计其紧接着就会寻找下一个“薅羊毛”对象,而实力明显更弱,却也拥有广阔市场、为国际资本看好的印度,很可能首当其冲。为了避免这一最坏情况的发生,新德里当局不得不压制住内部的强硬派声音,提出与美方重启贸易谈判,以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当然此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连印媒也是心里没底的。
九三阅兵以后,世界安静了许多,五星红旗稳稳的插在星条旗的后面。现在如果世界上

九三阅兵以后,世界安静了许多,五星红旗稳稳的插在星条旗的后面。现在如果世界上

九三阅兵以后,世界安静了许多,五星红旗稳稳的插在星条旗的后面。现在如果世界上有三个超大强国,那么应该是哪三个呢,以下当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排法。美国第一是毫无疑问的了,美国带头把中国放在第二,俄罗斯放在第三,这和当前国际格局基本相符。其他大多数国家和美国的排名一致。印度不一样,印度必须要做老三的,这是内定的。澳大利亚也不一样,它或许不知道有俄罗斯这个国家,而且它好像还是英属的吧。中国没有态度,大家猜猜中国应该怎么排。
快讯!快讯!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贝森特的表态有点耐人寻味,他说除非

快讯!快讯!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贝森特的表态有点耐人寻味,他说除非

快讯!快讯!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贝森特的表态有点耐人寻味,他说除非欧洲先采取行动,否则美国不会向中国征收俄罗斯石油关税,同时批评印度购买俄罗斯成品油。不少人看完都懵了:这是又在打什么算盘?是明显在玩双标吗?这么一看,美国这心思可不简单。表面上好像给中国松了绑,实际上是把球踢给了欧洲,自己坐山观虎斗。一边想缓和跟中国的经贸关系,毕竟自家经济也有不少麻烦,说不定还想从合作里捞点好处;另一边又没忘了老套路,对着印度敲敲打打,说白了就是“分而治之”,不想让新兴市场拧成一股绳。那印度能忍吗?估计悬。之前美国给印度输美商品加税的时候,印度直接就告到WTO,还反过来加税报复,甚至忙着跟阿联酋、俄罗斯搞本币结算,就是想少依赖美国市场。要是这次美国真敢动真格加税,印度大概率还得这么干——要么找国际组织说理,要么赶紧找其他盟友抱团,国内再搞点经济补贴稳住局面。不得不说,大国之间的博弈真是藏着太多门道。看似一句话的表态,背后全是利益算计。接下来就看欧洲接不接招,印度怎么反击了,咱们拭目以待吧!美国对印度关税石油关税晒图笔记大赛
印度这次叛变了?印度又干出两件危险的事情,美国五角大楼和波音公司团队,要集体抵达

印度这次叛变了?印度又干出两件危险的事情,美国五角大楼和波音公司团队,要集体抵达

印度这次叛变了?印度又干出两件危险的事情,美国五角大楼和波音公司团队,要集体抵达印度,印度准备再订购6架美国P-8A海上反潜侦察机,大约4亿美元1架。P-8A“海神”可不是普通飞机,它是美国波音公司为海军量身打造的“海上多面手”,长39米、翼展37米,最大航程7200公里,能挂载反舰导弹、鱼雷和声呐浮标,既能反潜又能侦察,甚至能监控海底光缆。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时,美国P-8A就曾飞抵泄漏点附近“巡逻”;2024年,它还参与美军在挪威海与俄核潜艇的联合巡航。印度对这款飞机可谓“老熟人”,早在2009年,印度就以22亿美元买了8架P-8I,部署在南部基地,专门盯着印度洋的“战略要道”。如今再加购6架,显然是想把监控范围扩大到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甚至中印边境附近海域。毕竟印度一直把印度洋视为“自家后院”,而美国则想借印度的手,把中国海军的活动“看得更紧”。这笔交易最微妙的地方在于时机,2025年的美印关系正处在“低谷期”,特朗普政府曾对印度加征50%关税,逼得莫迪差点取消P-8A采购;而俄罗斯作为印度的传统军火供应商,2024年还向印度交付了S-400防空系统。可印度偏要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一边和美国搞联合军演,一边和俄罗斯签能源大单;一边买美国飞机,一边进口俄罗斯坦克。这种“平衡术”的逻辑很简单:印度需要美国的军事技术来提升海军实力,但又不愿完全倒向美国,否则会失去俄罗斯的军火支持和外交回旋空间。更关键的是,印度清楚美国的“真实目的”,通过军售把印度绑上印太战略的“战车”,让印度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印度偏不接招,反而用“模糊战略”让美国既拉拢又警惕。对印度来说,这40亿美元花得值不值?从军事角度看,P-8A确实能提升印度海军的反潜能力,但印度洋的水下环境复杂,潜艇技术也在进步,单靠几架飞机难以形成绝对优势。从政治角度看,这笔交易更像是一场“表演”,印度向美国释放“合作信号”,换取美国在贸易、技术转让上的让步;同时印度也向俄罗斯证明:“我没完全倒向美国,咱们的合作还能继续,”有趣的是,印度于金砖国家框架下的表现。2025年,轮值主席国巴西召集金砖国家举行线上峰会,此次峰会旨在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予以反制。印度却只派外长参会,自己转头和美国搞联合军演,这种“表面低调、实际获利”的操作,堪称国际政治中的“老油条”。印度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既要又要还要”,既要美国的技术,又要俄罗斯的军火,还要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但这种“平衡术”能玩多久?一方面,美国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印度在贸易、5G、芯片等领域继续和美国“讨价还价”,美国可能会减少技术转让,甚至用关税大棒施压。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会永远当“备胎”,随着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印度若想在中俄之间“两头吃”,难度会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印度的“骑墙术”本质上是弱国的生存策略,通过在大国之间周旋,换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但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一旦中美俄的博弈升级,印度可能会被迫“选边站”,到时候,今天的“左右逢源”可能变成明天的“左右为难”。所以,别看印度现在买飞机、搞军演挺风光,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美国要求印度在南海问题上“表态”,当俄罗斯要求印度在能源合作上“让利”,印度还能继续“打太极”吗?咱们拭目以待。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但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这回印度人总算满意了,以前美国制裁我们的时候印度人觉得美国人只重视中国人不重视他们,现在满意了,美国人开始把印度人放在重点上了美国这思维就对了,既然管不了中国就别管。南海,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知时务肯放手,好好当你的霸王爷。要是惹恼中国,连霸王爷都没得当。由此可以理解出:世界上比美国强大的国家,美国不敢惹;而比美国弱的国家,必须要听美国的。所以我们国家真的是强大了!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反美的旗号要援助那是门儿都没有,顶多给点贸易优惠。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玩得挺精明,谁也不想让小国占便宜。中国这边,坚持不结盟原则,允许各国反美,但要援助就别想了,最多给贸易上的小恩小惠。拿伊朗来说,2021年3月伊朗和中国签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中国承诺投3000到4000亿美元,主要进石油、气和石化行业,还帮建基础设施,加入“一带一路”。协议签的时候,伊朗正被美国制裁,公开反美,希望拉中国下水提供军事支持。但中国没那么干,只专注经济,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90%以上去中国,中国买油稳稳的,换来优惠价格和稳定供应,到2025年贸易额上百亿美元。可军事援助呢?零。中国外交强调中立,不介入中东冲突,伊朗求武器或部队,中国顶多说说和平对话,实际啥也没给。伊朗经济靠这些油钱买设备,但安全上还得自己扛。美国那边,也是一边反华,一边对盟友吝啬,贸易援助成施恩工具。印度想靠对抗中国换美国帮忙升级产业,2020年后边境增兵,参加美印军事演习,美国卖武器给印度,国防贸易到2025年超2000亿美元。但印度买俄油,美国不高兴,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先加25%关税,说是“互惠”,8月7日生效,针对印度出口的钢铁和汽车。接着又加25%,总50%,因为印度没完全断俄油。印度出口到美国87亿美元货物,一下子成本涨,制造业受打击。美国嘴上说战略伙伴,实际援助捆绑市场开放,印度得降关税换豁免。印度企业算账,供应链乱套,只能小修小补。两国都清醒,小国想钻空子难。中国不结盟,伊朗反美姿态换来油贸优惠,美国反华旗号下,印度对抗中国换来高关税和施压。2025年下半年,中伊关系继续经济导向,中国买伊朗油保持高位,2024年出口超90%去中国,2025年贸易额稳超数百亿。中国投钱帮伊朗建管道和港口,伊朗用资金买民用设备,减油依赖,但军事上中国仍中立,不提供先进武器如导弹。伊朗在中东冲突中求中国调解,中国在联合国推和平决议,但不直接卷入。伊朗经济缓口气,但安全压力大。印度面对美国50%关税,转向中国缓和。2025年8月底,莫迪访华,签基础设施协议,建公路和数字项目,帮印度出口纺织和药。印度企业调供应链,避高关税路,边境巡逻减对抗。美印关系紧张,美国盟友网晃荡,华盛顿讨论调整援助,但印度战略自治,没全倒向美国。
印度人为什么还是要买法国人的战斗机呢?明明已经输了一场,怎么就不吸取教训呢?其实

印度人为什么还是要买法国人的战斗机呢?明明已经输了一场,怎么就不吸取教训呢?其实

印度人为什么还是要买法国人的战斗机呢?明明已经输了一场,怎么就不吸取教训呢?其实不是印度人想不明白,而是印度人根本就没得选择!现在印度空军的日子不好过——老战机一批批该退役了,自己造的LCA“光辉”战机,不管是造得快慢还是性能,都撑不起场面。这种时候,印度除了再找法国达索公司买“阵风”,几乎没别的辙。先看美国,按理说美印之前也搞过“主要国防合作伙伴”关系,美国还把印度归到了能优先买武器的名单里,但最近两国关系因为贸易摩擦凉得快。特朗普那时候加关税,印度直接停了好几个重要军购,比如36亿美元的P-8I反潜机订单。更关键的是,美国死活不卖给印度F-35隐身战机,就算是F-15EX、F/A-18这些能买的机型,不仅贵得离谱,用起来还处处受限。印度要真跟巴基斯坦动手,能不能调用战机的关键功能,都得看美国脸色,这种风险印度可不敢冒。再看俄罗斯,本来是印度买武器的老搭档,但现在俄罗斯自己忙着打俄乌战争,苏-35战机的产能全往前线堆。印度这时候下单,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拿到货?而且俄乌战场上,俄制武器没展现出多高的科技水平,印度看了心里也没底。更别说以前,俄罗斯好几次跟印度合作的时候临时涨价,印度早就吃够了亏,现在肯定犯嘀咕。欧洲其他国家的战机也指望不上。欧洲台风战机团队倒是想抢印度114架多用途战机的订单,还说一年能造24架,价格也比阵风便宜,但印度已经有36架阵风了,刚又签了26架阵风-M的合同,要是换台风,之前的作战体系都得改,太麻烦。而且法国愿意给的技术转让,比其他欧洲国家实在多,莫迪一直想搞“印度制造”,这点对他吸引力太大。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就更别提了,莫迪和埃尔多安都想在地区说了算,俩人合作谁能占到便宜都不好说,印度肯定不敢赌。至于中国的武器,印度就算想买,咱们也不会卖,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堵死了。这么一圈看下来,也就法国能成为印度的选择,偏偏法国也特别需要这笔订单。法国军火出口占自家GDP的1.8%,2022年印度买的武器就占了法国出口的42%。光阵风这一个项目,印度就给达索公司送了超400亿欧元,法国军工全靠这撑着。2025年法国国内经济不行,老百姓老游行,要是马克龙能拿到114架战机的大订单,正好能给经济提提神,至于以后能不能收到尾款,先顾眼前再说。现在法印的军事合作早就不只是买卖战机了。最开始印度想买126架阵风,后来砍到36架,2025年又追加订单,还跟法国一起搞发动机研发。法国赛峰集团帮印度在本土造战机发动机,既满足了印度想提升国防工业的想法,也让法国能长期抓住印度市场。但这种依赖对印度来说,麻烦也不小。阵风单机要2.36亿欧元,太贵了,印度只能一次次减采购数量。法国虽说给技术转让,但核心技术到底能给多少,谁也说不准。印度想让国营企业在本土组装战机,可法国非要完全控制生产设施,这跟印度“本土制造”的想法根本对不上。其实这也暴露了印度搞国防自主的短板。莫迪说要到2033年投1000亿美元搞本土研发,但在高端战机这种领域,印度还是得靠别人。法国之所以愿意接受印度“定金当全款”的付款方式,说白了就是知道印度没别的地方可买,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对法国来说,跟印度做军火生意不只是赚钱,还能在印太地区站稳脚跟。靠着深度参与印度的国防建设,法国能搞出一个不依赖美国的落脚点。这种互相需要的关系,让法印在军事上的合作,短期内肯定不会断。说到底,印度再买法国战机,不是因为法国有多好,而是真没别的路可选。这背后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换——印度要保空军实力,法国要救经济、扩影响力。只是对印度来说,怎么在这种依赖里搞出自己的核心技术,真正实现国防自主,恐怕还得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