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31010

标签: 购房置业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说:“哥,现在市场上80%的买房人,脑子一热,都在往同一个坑里跳!我们批贷款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都替他们捏把汗!”第一个坑:光盯着月供,不看总利息!多少人进来算贷款,张嘴就是"月供能不能再低点?"你问他30年总共要还银行多少利息,他一脸懵!我跟你算笔账:贷200万,30年等额本息,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多少人还了五年十年才发现,还的全是利息,本金根本没动多少!这不是给银行打长工是什么?第二个坑:盲目迷信"低首付",把自己杠杆拉满!现在开发商和中介最爱忽悠这个。"首付10万就能上车",听着诱人是吧?但贷得越多,利息越高,风险越大!一旦工作上有个风吹草动,月供立马断给你看。我们审批时看到那些月供占收入七八成的,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完全是在走钢丝啊!第三个坑:只看房子不看"综合成本"!光算房价和贷款?太天真!物业费、停车费、取暖费、未来的维修基金、房产税(迟早要来),这些加起来不是小数目。很多人买完房才发现,养房成本比租房子贵多了,把自己活活逼成"房奴",不敢消费不敢辞职,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第四个坑:被"未来规划"画大饼忽悠瘸了!"地铁明年通""学校后年建""商圈大后年起来"...开发商说的未来,你敢信?我们见过太多项目,交房三年了周边还是荒地。配套没起来,房子租不掉卖不出,月供却一分不能少。买房要看现在能看见的东西,别信那些纸上画的大饼!第五个坑:压根没给自己留"退路"!买房前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收入会一直涨。工作不会丢?身体不会出问题?家里没急事?我们见过太多人,遇到一点突发状况,月供就还不上了。最后逾期、罚息、上征信黑名单,甚至被法拍!买房前至少备足两年月供的救命钱,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理智。现在买房拼的不是胆量,是算账的能力!很多人连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都搞不明白就敢签合同,这不是勇敢,是莽夫!房子是好东西,但买错了套牢一辈子。记住,买得起的时候不着急,买不起的时候别硬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

房价跌不跌已经不重要了!昨晚和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吃饭,两杯茅台下肚,他拉着我袖子说:“哥,现在市场上80%的买房人,脑子一热,都在往同一个坑里跳!我们批贷款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都替他们捏把汗!”第一个坑:光盯着月供,不看总利息!多少人进来算贷款,张嘴就是"月供能不能再低点?"你问他30年总共要还银行多少利息,他一脸懵!我跟你算笔账:贷200万,30年等额本息,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多少人还了五年十年才发现,还的全是利息,本金根本没动多少!这不是给银行打长工是什么?第二个坑:盲目迷信"低首付",把自己杠杆拉满!现在开发商和中介最爱忽悠这个。"首付10万就能上车",听着诱人是吧?但贷得越多,利息越高,风险越大!一旦工作上有个风吹草动,月供立马断给你看。我们审批时看到那些月供占收入七八成的,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完全是在走钢丝啊!第三个坑:只看房子不看"综合成本"!光算房价和贷款?太天真!物业费、停车费、取暖费、未来的维修基金、房产税(迟早要来),这些加起来不是小数目。很多人买完房才发现,养房成本比租房子贵多了,把自己活活逼成"房奴",不敢消费不敢辞职,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第四个坑:被"未来规划"画大饼忽悠瘸了!"地铁明年通""学校后年建""商圈大后年起来"...开发商说的未来,你敢信?我们见过太多项目,交房三年了周边还是荒地。配套没起来,房子租不掉卖不出,月供却一分不能少。买房要看现在能看见的东西,别信那些纸上画的大饼!第五个坑:压根没给自己留"退路"!买房前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收入会一直涨。工作不会丢?身体不会出问题?家里没急事?我们见过太多人,遇到一点突发状况,月供就还不上了。最后逾期、罚息、上征信黑名单,甚至被法拍!买房前至少备足两年月供的救命钱,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理智。现在买房拼的不是胆量,是算账的能力!很多人连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都搞不明白就敢签合同,这不是勇敢,是莽夫!房子是好东西,但买错了套牢一辈子。记住,买得起的时候不着急,买不起的时候别硬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要买房了。因为你真的租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捂脸哭][

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要买房了。因为你真的租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捂脸哭][捂脸哭]​​​
为什么说中产在时代前就是一粒尘呢?2015年的中产就是不肯买房,认为房价必跌回2

为什么说中产在时代前就是一粒尘呢?2015年的中产就是不肯买房,认为房价必跌回2

为什么说中产在时代前就是一粒尘呢?2015年的中产就是不肯买房,认为房价必跌回2008年的价格,结果眼睁睁看着房价翻倍大涨,100万由全款变成了只能付个首付,和买了房的人资产差距彻底拉开,直接从中产打回底产了。2021年的中产乐观要买房,认为房价还会一直涨,结果300万买的房子暴跌到250万、200万,甚至砍半不到150万。对于2021年买房的中产来说,家里面的六个口袋的存款就耗没了,再加上房贷利息,一进一出套牢三代人,这简直已经算爆仓了3.3倍杠杆融资,目前更夸张只要15%首付,变成7倍杠杆融资了,或许股民给的建议是再买一套补仓
亲戚找你借钱你会借吗?表妹买房借了10万,当时说第二年还,我想着也还行,有个准

亲戚找你借钱你会借吗?表妹买房借了10万,当时说第二年还,我想着也还行,有个准

亲戚找你借钱你会借吗?表妹买房借了10万,当时说第二年还,我想着也还行,有个准信。结果第二年年底问她要钱,她说最近她老公失业了,自己一个人要养家,压力实在很大,能不能晚一点。我听得情真意切的,人家确实有困难,给不出有什么办法。但是后面两年,再问她,她还是说没钱,反而看到她还买辆车。我问她这不是有钱吗,都买车了,该还钱了吧。结果她说家里上班回老家什么的没车太不方便了,这车是贷款买的,首付就付了一万。我想还钱一下子还不了先还1万给我也行啊,可是她车都买了更没钱了,我开始担心了。果然,越拖越久,她压根都不跟我联系了。每次都得我问她,我比她难受。然后6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还钱。想想这6年利息我也有好几千了吧,另外我自己也要买房用钱的啊!现在她还觉得烦了,说我老崔她还钱,她有钱自然会还我的。好了,反倒我是个坏人了。我暗下决心,以后钱谁也不借。#秋日生活打卡季#
假如新农村都这样建设,我就不信你们还会去城里买房!

假如新农村都这样建设,我就不信你们还会去城里买房!

假如新农村都这样建设,我就不信你们还会去城里买房!
前万科集团的副总裁毛大庆真敢说!有业内人士在采访中直言买房得看建造年份:

前万科集团的副总裁毛大庆真敢说!有业内人士在采访中直言买房得看建造年份:

前万科集团的副总裁毛大庆真敢说!有业内人士在采访中直言买房得看建造年份:2013到2016年建的房子可重点瞧,那几年地产和建筑行业拼质量,用料扎实得很,房子质量普遍过硬;但2018年后建的,他却不建议入手——那会儿行业资金链吃紧,偷工减料的情况难避免。毛大庆这番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作为在地产圈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将,他见过太多行业浮沉。2013到2016年那会儿,房企们拼的不是谁降价快,而是谁家钢筋粗、水泥厚。某房企工程总监私下透露,当时连小区绿化带的土层厚度都要用卡尺量,生怕被对手比下去。这种"军备竞赛"般的较劲,让那几年交房的小区成了"硬通货"——十年过去,外墙依然平整如新,电梯运行顺滑得像新买的。可谁能想到,这种对质量的执着会突然转弯?转折点藏在2018年的一纸文件里。当"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地,银行对房企的贷款闸门咔嚓一声关紧了一半。某千亿房企的财务总监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公司资金缺口突然扩大到五十亿,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最后拍板的决定是"所有项目成本砍15%"。这种压力像多米诺骨牌,从总部一路传导到工地。钢筋直径悄悄从14毫米变成12毫米,进口防水涂料换成国产平替,连门窗五金件都从德国品牌换成了本地小厂货。更可怕的是,这些"优化"往往藏在业主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承重墙里的钢筋数量,或者地下室的防水层数。购房者李女士的经历成了行业缩影。2021年她买下某品牌房企的精装房,收房时发现地板踩上去像弹簧,开发商解释是"新型环保材料"。直到有次漏水砸开墙面,才看见里面的保温层薄得像纸片。维权时她拿到一份内部文件,上面明晃晃写着"成本控制目标:每平米节省300元"。这种"瘦身"背后,是房企们被逼到墙角的生存游戏。2022年百强房企中,有30家公开承认项目停工,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更是此起彼伏。当生存都成问题,质量自然成了最先被牺牲的棋子。行业数据印证了毛大庆的担忧。某第三方检测机构2023年的报告显示,2018年后交付的楼盘,渗漏率比2016年前高出40%,空鼓裂缝问题更是翻了一倍。更讽刺的是,当年那些被嘲笑"用料太实诚"的房企,如今反而成了二手房市场的香饽饽。北京某中介透露,同样地段的小区,2014年建的房子每平米能比2020年的贵两万,买家就认"老房子结实"。这种市场用脚投票的选择,让不少房企开始悄悄调整策略——有家开发商甚至在宣传册上特意标注"本楼盘采用2016年施工标准"。毛大庆的话像面镜子,照出了地产江湖的生存法则。当行业从黄金时代跌入青铜时代,那些被压缩的成本、简化的工序、偷换的材料,最终都变成了业主手里的烫手山芋。现在走进售楼处,销售们最爱说的是"我们用的都是品牌材料",可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和2016年一样扎实"。这种心照不宣的沉默,或许比毛大庆的直言更让人心惊。毕竟房子不是快消品,当质量成了奢侈品,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踩到那颗"2018年后"的雷?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卖房子的的越来越多,买房子的越来越少了,我三年前全款236万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卖房子的的越来越多,买房子的越来越少了,我三年前全款236万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卖房子的的越来越多,买房子的越来越少了,我三年前全款236万的那套房子,今天中介只给我165万。也就是说,这几年我挣的钱,还抵不上房价跌去的差价多。今天去过中介我才知道,现在是卖房的人比较多,相对买房的人太少了。房价如果再不能止跌,我估计房子不光不好卖,还有可能真的会出现白菜价。买房时代变了吗房产销量房产销量买房子购房人数房产市场遇冷卖房子的
两个月我们去买房,我们看中190平米的,要价560万。新小区哪哪都满意,就是价格

两个月我们去买房,我们看中190平米的,要价560万。新小区哪哪都满意,就是价格

两个月我们去买房,我们看中190平米的,要价560万。新小区哪哪都满意,就是价格高了点,我想去砍价,如果500万,就买。老公说,不太可能,一下子砍人家60万。我去一个电话,主人果然不同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今天,我再看这家挂出来的价格已经是460万。[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我的乖乖!幸亏当时没有买!一个月降价100万,这房子价格真比股市动荡还厉害。[呲牙笑]越是这样,我还就越要缓缓,继续观望。[大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购房的烦恼接踵而至2018年买房的时候,满心期待房价上涨,毕竟当时传闻地铁延伸

购房的烦恼接踵而至2018年买房的时候,满心期待房价上涨,毕竟当时传闻地铁延伸

购房的烦恼接踵而至2018年买房的时候,满心期待房价上涨,毕竟当时传闻地铁延伸的消息,让大家都觉得房价会涨。可现实却异常的残酷。13600元单价买的130平房子,总价170多万,本以为即便降价,也不会太离谱。结果到了2023年,9000元单价挂出去都无人问津,换了几家中介,都没卖出去。现在等急用钱,6500元的报价更是让人心寒。可是从房天下的数据是,能看出盘龙城房价波动很大,各种价格的房子都有,铺天盖地。当初觉得是笔不错的投资,现在却成了沉重的负担。这也说明房产投资,真的充满不确定性,不是有地铁规划,就一定能让房价上涨的,房市风险大,投资须谨慎。